学校通知

当前位置:首页  学校通知

《江苏省徐州市中等专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

来源:未知编辑:网管中心时间:2016-12-01浏览:

 

    1.学校情况
1.1学校概况
江苏省徐州市中等专业学校是徐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中等职业学校,1982年建校,是江苏省首批四星级职业学校、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国家级汽车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课改实验(A类)学校、江苏省五一劳动集体奖、徐州市优秀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2015年4月,经徐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江苏省徐州市中等专业学校与徐州开放大学(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徐州学院)合并办学,采取一套班子三块牌子的管理模式,形成了集中职教育、高职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社会教育、终身教育、技能培训为一体的办学格局。
学校现有三个校区,中职校区(主校区)位于徐州文博园南,占地203亩,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学校实行二级管理体系,设有汽车学院、机电学院、健康与养老学院和公共教学部四个二级院部,共开设有五年制高职专业和三年制中职专业14个。其中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省品牌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为徐州市品牌专业。自2013年试点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以来,与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进行“3+3”分段培养项目,已实现机电一体化和电气自动化2个专业的规模招生。建有汽车实训中心、机电实训中心、楼宇智能化实训中心、信息技术中心及健康与养老服务体验馆等五大校内实训基地。
1.2学生情况
现有全日制学历教育在籍学生809人,男女生比为4.58:1,2016年招生371人,2016年毕业生179人,巩固率为86%。学校依托省级实训基地以及专业设备和师资力量,面向社会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年均2000人次。
1.3教师队伍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在编教职工187人,其中专任教师161人,师生比1:5。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教师占94 %,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11.8%(比上一年度增加0.1%);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教师占43%(比上一年度增加2.3%);专任教师“双师型”教师占85.4 %。兼职教师占专任专业教师比例10%。 学校现有省级职业教育中心组成员4人、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研究组成员2人,有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7名。在“两课”评比中有4人获省级示范课、8人获省级研究课、86人获市级研究课。
1.4设施设备
学校硬件设施较好,教学楼、实训基地、图书馆、标准400米塑胶运动场、学生公寓楼、学生餐厅等教学、生活设施齐全,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实训和生活条件。学校实验实训设备总值达2056万元,生均设备值2.54万元,与上一年度相比生均设备值增加了0.47万元。现有图书12.29万册,生均151.92册。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
学校运用多种形式在学生中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能够快速适应中职生的学习、生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生干部的竞选,支持学生参加学生社团,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加强老师与学生的沟通,锻炼学生为人处事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素质水平。学校按要求开齐开足文化课,文化成绩合格率达到81.25%,专业技能合格率达到95%,体质测评合格率达到98.75%,毕业率96.3%。
2.2在校体验
根据学校教学质量年提升年活动要求,深入开展“学生满意度工程”,收集在校学生意见589条,学生对理论课学习满意度为90.3%,专业课学习满意度92.1%,实习实训满意度为92.6%,校园文化建设满意度为84.3%,生活满意度为90.7.%,校园安全满意度为94.4%;收集毕业生意见121条,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为90.2%。
2.3资助情况
学校专门成立扶困助学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完善的工作机制,严格执行国家、省、市的相关规定,学生助学金的发放严谨有序。2015—2016学年度,共有693名学生享受国家免学费资助,65名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资助;中专生发放助学金124000元,高职生发放助学金9000元,高职免学费3600元。2016—2017学年度,共有775名学生享受国家免学费资助,89名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资助;其中,高职4、5年级的学生免学费1人,获得国家助学金12人。中专生发放助学金154000元,高职生发放助学金36000元,高职免学费7200元。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除了给予他们经济上的资助外,逢年过节,学校还安排校领导慰问他们,和他们一起过节;在平时的工作中各学院安排班主任老师,不定期地找他们谈心,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加强感恩教育和诚信教育,培养他们的自信,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在受资助的学生中涌现出许多优秀学生典型,如:1名学生在江苏省第一届技能状元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并获得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1名学生获得了第九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大赛二等奖,作为团员代表出席共青团徐州市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并被评为徐州市“校园青年先锋”荣誉称号;1名学生被徐州市教育局评为“徐州最美中职生”。
2.4就业质量
学校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办学宗旨,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安置工作。本年度学生专业就业率95.38%,对口就业率90.75%,初次就业起薪2367元,升入高等教育比例27.3%。与上一年度相比学生专业就业率增长了0.38%,对口就业率增长了1.86%,初次就业起薪增加了162元,升入高等教育比例增长了7.3%。
2.5职业发展
学校细化人才培养方案,增设了语言表达、创新创业等素质教育课程,并将素质教育内容渗透到其他课程中。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充分利用课堂与课后、学校与企业等资源,助力学生职业发展。毕业学生均具有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一定的专业学习能力,能较快地适应专业工种工作岗位。具备一定的岗位迁移能力。本年度,在江苏省学生技能大赛中1名学生荣获三等奖,在徐州市学生技能大赛中7名学生荣获一等奖、11名学生荣获二等奖、10名学生荣获三等奖。
3.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动态调整
根据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技能抽测要求及市场需求,经学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反复研究和论证,新增了三年中职的老年服务与管理、新能源汽车、机器人技术、物流服务管理专业。特别是新增设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当年即招收24名新生,并全部实现订单式培养。另外,学校重新修订中职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原有课程设置,使之更适合专业建设发展要求。
3.2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把2016年确定为“教学质量提升年”,着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一是加强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形成“引企入校、校企合作、学做合一”框架下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制订和滚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不断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用人单位需要,构建新型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标准和数字化课程资源库,形成鲜明的课程特色。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制度,探索教师培养的新机制和新方法,通过选派教师出国培训,参加国家、省市级培训和深入企业挂职锻炼等途径,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 “双师型”教师比例。三是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力度。通过争取政府支持、校企共建、学校自筹资金等形式,不断加大校内实训中心建设力度,满足2000人规模的汽车、机电、信息技术和老年休闲与服务四大类专业学生的实训需要。四是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全面建成标准化校园网络和先进性、共享性突出的数字化公共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全面提升学校信息化、智慧化、现代化管理水平。改造升级综合布线系统,改造提升计算机网络系统,建成了以千兆为核心、百兆到桌面的以太网络,并以100Mb接入因特网。建成了覆盖教学楼办公的WIFI无线网络。

3.3教师培养培训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制度,探索教师培养的新机制和新方法,制定《关于开展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对培训的对象、内容、方式、管理考核及时间安排做出了明确要求,并在培训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本年度,累计支出预算经费30万元。通过选派教师参加国培、省培项目和深入企业挂职锻炼等途径,不断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本年度,有近200名教师参加了各级各类培养培训,尤其是2015年江苏开放大学专门为我校教师开设的微课制作能力专项培训,是全省参与教师最多的学校,经过三个多月的培训,最终有110名教师取得了培训结业证。不断改善教师学历结构,支持青年教师以各种形式提高学历学位层次,根据专业课程设置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目前学校有硕士研究生17人,在读硕士研究生3人。
    3.4规范管理情况
3.4.1教学管理
严格执行教学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把文件落实、备课、课堂教学、实验实训“四关”,全面规范教学行为。坚持开学听课1个月制度,实现全校教师听课全覆盖。加大教学监控力度,继续执行二级学院考核、教学检查、日常巡检、推门听课、信息反馈、教学例会等措施,形成了较完善的教学监控体系。坚持每周教研活动时间,针对期初、期中、期末的教学要求和课程进度,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研活动。
3.4.2科研管理
紧紧围绕学校建设和发展,大力开展应用型科学研究,鼓励全校教职工立足本职工作搞研究,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开展研究、以研究成果指导实际工作。目前有各级各类科研课题30余项。
3.4.3学生管理
认真贯彻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要求,牢固树立“德育为首,育人为先”意识,建立健全德育工作组织机构,以“八礼四仪”为主线,以徐州市文明城市创建为推手,进一步落实《中小学生守则》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规范学生的一日常规检查,加强对班级的卫生、学生的出勤、学生的校服、仪容仪表、课间操等检查力度,每周公布结果,排出名次,文明班级发放流动红旗;考核结果作为班主任的年终考评依据,与其津贴、晋级、评优评先挂钩。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诚实守信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纪律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
不断充实、完善德育工作的各项制度,重新修订《学生手册》,制定《学生违纪申诉制度》、《助学金发放办法》、《心理调适常用方法》等,形成自己的德育管理特色。
3.4.4财务管理
坚持开源节流,树立节俭意识,强化预算管理,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突破资金“瓶颈”,进一步规范财务运行,严格按照政府采购制度。
3.4.5后勤管理
加强水电、物业、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构建优质、高效、安全、便利的后勤保障服务体系。健全和完善资产管理规章制度,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产和设备的利用率。
3.4.6安全管理
推进平安校园常态化建设。坚持“一岗双责”,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健全校园治安、舆情监控和研判体系。切实做好重大节日、敏感时期的安全稳定工作。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建立微型消防站。坚持校园安全巡查制度,做好校园施工建设期间的安全防范工作,全力维护校园和谐稳定。本年度,被市政府评为“2016年度徐州市优秀平安校园”。
3.4.7管理队伍建设
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党员干部培训教育力度,着力提高干部适应不同环境、驾驭复杂局面的领导能力,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干部队伍。
3.5德育工作情况
按照德育实施大纲要求,开足开全德育课程,配备省德育中心组成员担任教研组组长。大力推行德育学分制,结合常规管理,实行校园之星的评选。积极推行经典诵读活动,加强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以校园环境为载体,以学生活动为抓手,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不断优化育人环境,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开展校园十佳歌手、汉字拼写大赛、体育节、文明风采大赛、技能大赛、“最红团队角”比赛、“八礼四仪”活动、社会实践等,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为学生成长搭建平台。学校先后荣获江苏省优秀社团,徐州市“最红团队角”、“十佳社团”、“优秀辅导员”等多项表彰。
    3.6党建情况
一是进一步加强思想建设,夯实思想基础。以党委中心组为龙头,以干部党员为重点,大力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面准确地把握“两学一做”科学内涵,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统领学校工作全局,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质量第一”的办学理念,促进我校“十三五”发展良好开局。
    二是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抓好作风建设。大力弘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高尚精神,建立师德教育机制。将师德教育摆在教师培养首位,贯穿教师职业生涯全过程。组织教师学习《教师法》、《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等。开设师德教育讲座,结合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等开展师德教育活动,积极弘扬师德师风建设的先进典型,引导广大教师争做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
4.校企合作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积极探索校企深度融合,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现有校企合作企业76家,其中引进校园企业5家(三家汽车4S店:北汽、三菱、起亚;现代品牌汽车钣喷维修车间、育才驾校),在合作企业中安排学生实习、就业和专业教师顶岗锻炼,效果较好。不断开辟和优选校外顶岗实习基地,与唯创国际幸福九号联合成立了“幸福九号大学”,实现了健康养老专业阶梯式、定单式培养模式,为毕业生直接到幸福九号全国各家园店、乐园店就业奠定了良好基础。与淮海控股集团初步达成共建意向,并先行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书,为建设江苏开放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奠定了良好基础。
    4.2学生实习情况

    学校与徐州天勤集团、徐州润东集团、徐州淮海控股集团、冈热机械(常州)有限公司、徐州斗山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签定了合作办学协议,建立学生对口专业实训基地,较好地安排各专业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同时,制定学习顶岗实习详细计划,通过考核管理、回访服务、网上交流等形式,为学生实习就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切实提高实习效果。

    4.3集团化办学情况
为推进职业教育、社会教育、开放教育一体化发展,学校积极参加集团化办学,现为江苏开放大学职教集团理事单位。   
5.社会贡献
    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决定了学校的办学水平。为此,学校制定了学生实习就业的规章制度,并得到了有效地实施。将实习学生的管理责任到人,考核严格。学校聘请实习单位的技术人员和一线的管理人员做学生的导师,既教学生专业技术,又教学生如何尽快成长为企业的合格员工。开设就业指导讲座,帮助学生克服就业心理障碍,树立正确择业观念。经常走访用人单位,主动听取意见建议。毕业生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受到了企业的好评,企业满意度达90%以上。
5.2社会服务
充分发挥职教优势,建立和完善了有行业、企业人员参与专业建设委员会,构建起校企合作、产教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利、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有效推动合作办学,合作育人逐步走向深化。学校始终坚持围绕行业、产业发展需要,加大社会服务工作力度,主动为企业和社会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先后开展了汽车、数控车工、船舶焊工、退役士兵等培训2000余人次,还承担了相关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充分发挥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优势功能。
    6.举办者履责
6.1经费
    市教育局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将职业教育纳入教育年度重点工作,持续加大对学校的投入力度,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教育现代化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帮助学校化解债务近年来的债务。2016年截止至10月份财政拨付经费2379.16 万元,免学费补助 86.16 万元;拨付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债务化解等项目专项经费3164.71万元。
6.2政策措施
2016年是学校“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关键之年,学校坚持以转型发展为契机,促进中职教育、高职教育、开放教育协同发展,着力深化教学改革,把2016年为确定为“教学质量提升年”,从抓教学反思、抓教学规范、抓课堂教学改革、抓专业群与课程建设、抓技能大赛五个方面和九项具体工作任务,全面提升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能力。大力实施师资队伍建设“三大工程”,即“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提升工程”、“‘双师型’教师培养和认定工程”和“教授培育工程”,积极开展各级各类教师培训,持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促进教师队伍质量和结构的健康发展。做好学校基建工作,完成了宿舍楼加固、实训楼外粉、主干道修建等工程,建成了健康养老实验室、“云教室”和“录播室”,对校园网络进行了全面改造。
    7.特色创新
7.1创建校企合作新模式
7.1.1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一是将企业引进学校,把课堂搬进车间。为加强企业文化对学生的渗透,让学生感受企业的科学管理、规范的操作和用人要求,同时便于学校学习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指导汽车实训基地的管理工作,更好地发挥汽车实训基地的作用,经学校考查,把北汽、三菱、起亚品牌的4S店、育才驾校等企业引进学校。企业的技术专家作为学校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参与汽车专业的建设,企业派技术骨干到校开展技术培训,真正把职业教育中提倡的“七合一”既:车间、课堂合一,学生、学徒合一,教师、师傅合一,作业、作品合一,理论、实践合一,生产、教学合一,创收、服务合一落到了实处。
二是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顶岗锻炼。为了提高专业老师的动手能力,学校专门出台了《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挂职锻炼》文件,要求所有专业教师都要在企业进行至少二个月的顶岗锻炼。在真实的维修环境下,专业教师的动手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积累了宝贵的实际经验,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和质量。
7.1.2校企合作效果明显
一是校企合作,把企业的用人机制和学校的办学模式紧紧地连接在一起,学校可以为企业“量身定制”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学校方面由于企业的参与,使学生的知识在实践中得以巩固。二是促进了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与企业进行合作,教师能够深入企业实践的平台,积累经验、形成特长。三是提供了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学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在企业中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充分利用企业的先进设备资源,为实践教学提供有力保障。四是拓宽了学生实习就业渠道。学生可直接参与企业的现场生产实践,实现学校与企业零距离接触, 为学生就业奠定良好基础,汽车专业80%以上的学生在实习结束后被企业留了下来,签约成为正式的合同工人。
     7.2大力开展健康养老专业建设,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养老专业是新兴朝阳产业,各级政府十分重视。2013年以来,各级政府陆续印发大力发展养老产业的文件。徐州市是人口大市,老年人口正处于逐年递增的快速上升期,而养老服务人才短缺。因此,徐州市政府也特别关注养老事业的发展。
7.2.1实施过程
一是深度调研,创办健康与养老教育学院。我校2014年初即开始进行养老人才培养的调研和考察,经学校专业建设委员会认真协商,形成了一套调研报告,报党委批准。2015年,创办了健康与养老教育学院。二是政府各部门支持,成功申办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徐州市政府、市教育局、市民政局等部门对我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工作大力支持,目前首届24名学生已入校学习。此举填补了徐州市中职教育养老专业的空白。三是抓住专业创新点,成功申报创新项目。经充分调研,将老年服务与管理的专业方向创新定位为休闲养老方向。先后与上海唯创集团、爱馨康颐养老公寓、中茵久怡健康中心签定合作办学协议。学校师生可以到企业实践,企业参与专业教学。
根据企业的要求,我们在培养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时,增加学生的素质教育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操作课程,如养老机构管理、老年心理学、养老服务礼仪、书法绘画、音乐赏析、国学孝道;开设部分以证代考的课程,如养老护理员、营养配餐员、茶艺插花员等;为了突出校企合作,增加企业文化讲座等。
    7.2.2实施效果
    一是完成创新项目终期评估。通过了徐州市创新项目评选办公室对我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终期评估。二是2015年以来,我校养老专业成功立项省级课题一项,市级课题三项,校级课题一项,并全部顺利结题。现已成为全国养老产教联盟理事会成员单位和徐州市家庭服务业人才培训基地。三是建成了1200平方米的养老体验式教学理实一体化实训室,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在体验中找到服务的真谛。四是形成政、社、企、行、校联动机制,各方共同参与办好专业。健康与养老教育学院通过一年多的发展和建设,已经形成了良好开端。政府、社会、企业、行业、学校联动,形成良性循环。
    7.3以社团建设为抓手,创新中职心育形式
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以《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以学校品牌社团——“绿色心晴”心理健康社团建设为抓手,通过加强师资、规范管理、政策支持来创设条件、培育特色、助推成长,真正将该社团打造成学校中职学生愉悦心灵的“绿色殿堂”!以心育促进德育,以德育提升素养,全面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7.3.1打造名师、青蓝互助,加强社团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于2016年3月送“绿色心晴”社团指导教师梁燕参加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高级研修班,远赴德国接受国际高端培训,以期用国际视角指引社团发展,用名师效应带动社团建设。学校增设了心理健康专职教师岗位,面向符合条件的应往届心理专业大学生进行招募,现已有1位优秀的心理学专业教师应聘上岗。学校鼓励并大力支持学科教师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2016年,学校有1名教师通过考试获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有2名教师获得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在日后的工作中,这些教师都将成为社团的专兼职指导教师,为社团发展提供更为全面、细致的指导。
    7.3.2健全制度,细化分工,设立社团活动专项经费
    依照心理社团的特殊性,建立健全“绿色心晴”社团的各项管理制度,使社团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奖惩有度,为社团规范、良好的生存发展提供保障。细化社团内部的组织结构,藉此选拔并培育出一个乐于奉献、积极向上的社团自我管理班子,并对其定期培训,以提升其沟通和管理的能力。
为社团的活动提供专项经费支持。为了唤醒师生的积极性,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学校特别设立了“‘绿色心晴’心理社团活动专项经费”,并投入5万元改善社团活动的主要场所——学校心理咨询室的整修重建,使其更加符合学生需求。
    7.3.3按部就班推进心育、不拘一格发扬个性,借社团活动为校园文化生活注入活力
一是主题心育活动注重实效。“绿色心晴”社团按照学校团委统一部署,于10月面向16级新生进行招募。之后以1~2次/周的频率按照计划开展活动。常规的社团活动形式有:主题心理健康月、校园心理剧、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影片赏析、心理健康沙龙等,主题则分别为:破冰之旅、心理接轨、认识青春期、调控情绪、悦纳自我、珍爱生命等。这些主题心育活动根据中职学生在不同阶段呈现的共性问题,以主题引领活动,用活动渲染主题,使社员们在各种心育活动中获得感悟和成长。   
二是个性化活动别开生面。社团根据社员的不同特质和喜好,广开言路集思广益,不拘一格开展促进社员们的个性化发展的活动,以帮助他们发挥所长、树立自信,并藉此培养全体社员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策划开展了“环湖健步走、青春我能行”活动,举办了动漫秀“我型我秀——校园COSPLAY展示”动漫秀等。在过去的一年中,社员们在积极参与社团活动的同时,在专业技能、综合发展等方面也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8.1存在问题
一是信息化平台下的深度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还不够深入,“教、学、做”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模式还未广泛应用。
二是新开设专业建设力度不够,汽车类等专业群尚未建设成功,优秀课程、特色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力度尚有欠缺。

三是师资队伍结构还有待优化,学历层次和整体素质还有待提升。

四是现代化示范性职业学校建设资金投入还有待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改进与提升。
    8.2改进措施
8.2.1持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深入开展信息化平台下的深度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组织好教师微课等竞赛,普及推广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运用探究式、参与式等教学形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一步推进“教、学、做”一体化课堂教学模式,做好专业课教学课证融合、学业水平考核改革试点工作。加大实践性教学的课时比重,着实体现“做中学”与“学中做”的职业教育理念。
8.2.2大力提升专业课程建设水平
加大新能源汽车专业的建设工作力度,建设符合省现代化建设标准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群。建立专业课程衔接体系,做好高职试点项目机电一体化专业、电气自动化课程标准及校本教材建设工作。继续开展课程建设工作,形成一批优秀、特色、精品课程,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宽度和效度,增强人才培养与服务产业发展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推动校企共建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等。
8.2.3着力建设师资队伍
    积极探索高层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开展教师专业技能、实践教学、信息技术应用和教学研究能力提升培训。加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建立名师工作室,培育校级优秀教学团队。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倡导、鼓励中青年教师提升职称、学历。
8.2.4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建设投入。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争取早日把学校建设成为现代化示范性职业学校。从建设情况看,省级财政和地方配套资金仅够用于现代化示范性职业学校某些单项建设,要使其真正成为当地人才培养培训的中心和高地,还应加大投入力度。另外,为把中职校区打造成职业教育的主阵地,还应加大新建综合楼、学生宿舍楼、运动场看台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
 
 
 
 
2016年11月28日